沿著跑道,中國選手何雨瞳堅持向所有觀眾致意。在漫天鼓勵聲中,花季少女更難自已,潸然淚下。在一個長久的鞠躬之后,留給賽場無盡遺憾的背影。
這是2024無人機競速世錦賽(以下簡稱“世錦賽”)的一幕。近日,全球百余位頂尖選手齊聚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(qū)體育中心。17歲的何雨瞳是中國女隊頭號種子。越過資格賽和淘汰賽重重障礙,她與隊友羅一萌攜手闖入決賽。但在關鍵時刻,兩人的無人機意外互撞,無奈目送對手爭冠。
要想贏得勝利,總是需要一些好運加持。這是無人機競速的精彩所在,也是殘酷之處。但不論結果如何,少年從不缺乏“復飛”的勇氣。穿越障礙、遨游天空,亦是每一位“飛手”(在圈內(nèi),選手都以“飛手”相稱)孜孜堅守的信念。
共同的夢想
深秋,杭州陰雨。開元大廈接待廳里,年輕選手濟濟一堂。
受天氣影響,世錦賽開幕式臨時改為在酒店內(nèi)進行。緊湊的物理空間,反倒創(chuàng)造更加親密的交流場域?,F(xiàn)場很快變成一場久別重逢的派對,賽事的青春色彩也一覽無遺。
無人機競速興起于十年前。作為一項融合科技、速度與技巧的新興運動,正收獲越來越多青少年的喜愛。中國航空運動協(xié)會主席賈冰介紹,本次世錦賽,共有全世界32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111名“飛手”同臺競技,其中超過70%是“00后”。由于對反應能力和操作能力要求極高,16至20歲是這項運動的黃金年齡。
中國國家隊同樣小將當家。何雨瞳來自廣州二中,已有五年的飛行經(jīng)驗。她的風格“穩(wěn)中求快”,在近兩年的國際賽事中快速崛起。本屆賽事也是她的世錦賽首秀。男子選手中,表現(xiàn)突出的白曦澤更是只有12歲?!爸袊鞘澜缟陷^早開展無人機競速教育培訓的國家之一。這項運動現(xiàn)已被正式納入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比賽項目。”國家隊主教練李曦東說。
小眾的運動疊加極致的熱愛,使得很多“飛手”惺惺相惜。個別中國選手甚至成立了俱樂部,網(wǎng)羅世界一流“飛手”,彼此教學相長。本屆世錦賽,來自浙江寧波的許威持外卡代表國家隊參賽。他創(chuàng)立的俱樂部“舞空”,雖還不滿一年,但是帳下已有何雨瞳、金敏宰、橋本由紀等十多位名將。“我們彼此都是好朋友,無人機競速是共同的夢想。我也正在學習如何成為一名職業(yè)‘飛手’、如何帶隊?!痹S威說。
極致的對決
無人機競速世錦賽,號稱“空中F1”?!帮w手”一念之差,往往勝負已分,“炸機”也時常發(fā)生。
比賽中,選手頭戴第一視角FPV眼鏡,通過實時傳輸?shù)漠嬅胬眠b控器操控無人機快速飛行,最高時速可達300公里。每輪比賽4架無人機同時出發(fā),每人飛3圈,不僅考驗選手的反應能力、操控能力,還有對賽道的閱讀理解能力。
本屆世錦賽,賽道極具地域特色,融合了錢塘江的Z字形河道與南宋八卦田的外形理念。賽道全長600米,分為三層,以地面為基準,第二層高度為3.5米,第三層高度為4米,設置了方形單門、六邊形單門、雙層重力門等50多個障礙物。
不少“飛手”認為,這個賽道難度極高。對于普通“飛手”來說,平時很少有機會遇到上下兩層布局的結構。因此,從上往下和從下往上的飛行方法,是極大的考驗。尤其在信號不好的情況下,“飛手”只能通過“直覺”和肌肉記憶穿越,非??简灐憋w手“的勇氣和信心。
在女子組比賽中,兩名中國選手何雨彤、羅一萌闖入決賽。她們的對手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意大利選手路易莎和首屆賽事冠軍、泰國選手萬拉亞。在第一圈賽程還未過半的情況下,兩名中國“飛手”操控的無人機在穿越同一障礙物時就發(fā)生碰撞。萬拉亞第三圈飛行剛開始,也因為失誤導致無人機炸機墜落。最終,路易莎穩(wěn)穩(wěn)地拿到冠軍。在男子組比賽中,來自遼寧的六年級小學生白曦澤斬獲亞軍。
正因為本次賽事難度極高,少年的勇氣和堅毅得以在極具錢塘風韻的賽道上不斷延展。快速平復情緒后,何雨彤已經(jīng)能夠自如地接受媒體采訪。她認為,即便運氣沒有站在自己一邊,也不能因此放棄,而是應該像比賽中的無人機一樣,做好隨時“復飛”的準備。
不止于競技
眾多選手中,女子組冠軍選手路易莎是特別的一個。坐在輪椅上的她,拿起遙控器操縱競速無人機飛行的那一刻,神情尤其專注。經(jīng)過六年多的努力,她終于圓夢世錦賽最高領獎臺。
路易莎說,她在16歲時與無人機初次“接觸”。當時她的父親為了“幫助她移動”,特意買來無人機陪伴她。這個小小的舉動,為這位來自意大利南部行動困難的小女孩帶來了巨大的變化。
“我不能走路,但我可以飛行?!甭芬咨f,她喜歡與世界各地選手同場競技的感覺。通過參加無人機競速賽事,她也看到了更大的世界。本次比賽,路易莎胸前寫有中文“絕不炸機”的掛件格外引人注目。她說,這是中國朋友送她的禮物,為她帶來了好運。
此外,無人機競速賽比的不僅僅是速度,還有選手的動手能力。
競速無人機重量在500克左右,由電池、電機、螺旋槳、攝像頭、圖像傳輸模塊、天線等部件組成。每一架無人機都不完全相同,而是選手根據(jù)個人習慣,親自定制、組裝和調(diào)試。
比賽中,常能見到很多“飛手”自制數(shù)米長的天線,加強第一視角眼鏡的傳輸信號。不少“飛手”認為,在規(guī)則允許范圍之內(nèi),盡可能地提升裝備性能,同樣是這項運動迷人的地方。